孤独小说网

第133章 革新深水暗流潜涌(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格物院及其下属的关键工坊,安保级别极高,由皇帝亲军和经过严格审查的侍卫层层把守,外人难以接近。

所有参与核心项目的工匠和学者,都需有可靠的保人,并签署了严厉的保密协议。

更重要的是,锦衣卫和东厂的特务网络无孔不入,不仅在国内严密监控可疑人员,其触角甚至延伸到了海外商站和航运线,使得欧洲间谍的行动举步维艰。

偶尔有几起成功的渗透或收买案例,往往也很快被侦破,人赃并获,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即便有零星的技术细节或实物样本侥幸流出,欧洲人也沮丧地发现,他们缺乏复制这些技术的基础。

制造一台高效稳定的蒸汽机,需要高精度的机床来加工气缸和活塞,需要特殊的冶炼技术来生产耐高压的锅炉钢板,需要系统的热力学知识来优化设计——这些,都是当时的欧洲工业基础难以支撑的。

同样,没有对电磁学的深刻理解,没有成熟的玻璃密封和真空技术,即使拿到了电灯的外观图,也无法造出实用的产品。

技术的代差,并非单纯靠逆向工程或间谍活动就能轻易弥补,它是一座需要整个工业体系和科学理论支撑才能攀登的高峰。

张骞从欧洲发回的情报,准确地描述了这种困境:“……西夷诸国,于我方奇器,渴慕几近疯狂,间谍活动日炽,悬赏之巨,闻之咋舌。

然观其内部,工坊技艺粗糙,理论探讨多停留在玄想辩论,缺乏系统实证。

虽有零星仿制之举,然形似而神非,效率低下,故障频仍。

故臣判断,西夷虽焦躁仿效,然其工基薄弱,理论混沌,短期内绝难成气候。

然其执着之心、不择手段之志,亦不可不防,宜持续加强戒备,延揽其技工学者为我所用,反制其谋。”

星图微澜,前行不辍

静室之中,朱由检独自凝望着那幅关乎国运的星图。

代表电灯研究的那一点光芒,依旧在格物院的方向顽强地闪烁着,亮度增长缓慢,时明时暗,显然仍未突破那关键的材料瓶颈,未能形成稳定、扩张的光源。

这预示着技术攻坚的道路依然漫长。

帝国内部,因科举改革而引发的思想动荡,在星图上清晰可见。

原本稳定而浑厚的文教光域,此刻泛起了阵阵涟漪,光芒略显紊乱,显示出新旧观念碰撞带来的社会张力。

一些代表传统士林力量的光点,甚至流露出些许晦暗和抵触的情绪。

然而,令他欣慰的是,北疆的光域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随着“北海渔场”

的开发、屯垦的成功和边境贸易的繁荣,那片广袤土地的光芒更加凝实、明亮,边缘清晰稳定,甚至开始向周边的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辐射出温暖的光晕,显示出边疆地区正在从帝国的负担转变为坚实的支柱。

帝国的整体光芒,虽然因内部的思潮波动而略有微澜,但根基深厚,主体光域炽盛强健,铁路和电报网络构成的光脉奔腾不息,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朱由检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场深刻的变革,都必然伴随着阵痛与阻力。

技术的突破需要无数次的试错和长期的积累,无法急于求成;制度的革新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而最难的,莫过于思想的转变,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耐心以及成功实践的示范效应。

“不因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他轻声吟诵着,心中一片澄澈。

他走到御案前,案上摆放着卢象升请求扩大“北海渔场”

规模、增建港口的奏章,以及格物院例行呈报的、记录着最新一次灯丝实验失败细节的文书。

他提起朱笔,首先在卢象升的奏章上批了一个苍劲有力的“可”

字,并批示:“北海兴利,实边富民,此乃长久之策。

着北疆都护府会同户部、工部,详加规划,务求实效。

所需款项,优先保障。”

然后,他展开格物院的文书,并未因那熟悉的失败记录而流露出丝毫失望。

他在空白处,用朱笔写下了八字勉励之语:“但求精进,不问朝夕。”

这八个字,既是对格物院全体人员的殷切期望,也是他本人面对复杂局面的心境的真实写照。

帝国的航船,在驶向未知深蓝的壮阔征程中,早己习惯了应对各种风浪与暗流。

而这位坚定的舵手深知,唯有保持战略定力,不被一时困难所阻,不被眼前纷扰所惑,持续前行,不断积累,方能最终抵达那光明而遥远的彼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道吟修真世界的家生子终宋皇兄万岁我绑架了时间线女明星的贴身保镖人在死牢马甲成圣怪谈作者拖更日记民间风水怪谈哑妻不怂,总裁宠上瘾这个修士很危险斗破:从签到异火开始海贼之海军霸拳绝世废柴狂妃穿越之娇俏小军嫂从港岛电影开始最强家族系统末日乐园斗罗之黄金巨猿冠军之心封神问道行英雄联盟之灾变时代吃鬼的男孩神印王座圣墟生存游戏做锦鲤我靠赚差价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