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若不清查,则民议不过虚名!”
奏章呈上,献帝年仅十七,却已颇具主见。
他召集群臣于宣政殿,当众宣读奏文,然后问:“谁愿往冀州查案?”
满朝文武低头避视,唯有一女子出列。
身着青布深衣,发挽素簪,正是蔡琰。
“臣愿往。”
她说得平静,“非因胆大,实因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再度陷入沉默。”
于是蔡琰挂“钦差监察使”
印,带两名书吏、一名老兵护卫南下。
沿途所见,令人心寒:村庄荒芜,田地抛荒,老弱倚门而望,不见炊烟升起。
到了冀州治所信都,府衙门前竟立着一座金漆牌坊,题曰“惠政流芳”
,而旁边沟渠里漂浮着饿殍。
她不动声色,先访乡老,再查账册,三日之内便理清脉络:原来刺史联合豪族,假借修渠之名强征劳役,又谎报旱灾骗粮,实则囤积居奇,待价而沽。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还将不愿服徭役的农户贬为“贱籍”
,禁止其子女入学、婚配良家。
蔡琰当场下令查封府库,拘押主官,并启用《申冤司条例》第四条:“凡重大贪渎案,须由五县以上民众代表组成陪审团共审。”
于是周边各县推举农夫、织妇、教习、医师共三十七人齐聚信都,在太守衙门前公开听证。
这是前所未有的场面。
百姓第一次坐在高堂之上,手持木牌表决“有罪”
或“无罪”
。
被告刺史起初冷笑:“尔等泥腿子懂什么律法?”
直至一位白发老妪站起,颤抖着掏出一张泛黄的田契,说:“这是我祖父传下的地,二十年前被你们说成‘无主荒土’夺走。
我儿子为此被打残,去年冬天冻死在桥洞。”
她说完跪地痛哭,全场动容。
最终判决:刺史革职查办,流放交趾;同党十二人依罪论处;追回粮食两千四百余石,尽数返还受灾百姓。
判决宣布之日,信都万人空巷,百姓自发焚香祭天,称“百年未见如此清明之政”
。
此事震动朝野。
原本对民议大会持观望态度的士人开始重新审视《宪章》价值。
有儒生撰文道:“昔孔子欲行仁政而不得,今百姓自掌权柄反成治世,岂非天意?”
也有老臣感叹:“吕哲当年所谋者,非改朝换代,乃是移风易俗。
如今观之,确有成效。”
然而变革之路,终究不会平坦。
建安七年春,凉州突发兵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