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念安获释归乡那日,恰逢春分。
乌岭山上下着细雨,新栽的桃树抽出嫩芽,溪水清澈见底。
数百名村民手持油纸伞,沿路站立,默默相迎。
孩子们站在石碑前,齐声朗诵: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而人心深处,才是最长的河。”
他走过人群,脚步沉重却坚定。
婉儿迎上来,递给他一封信??来自北方边境的一位戍边校尉。
信中说,他们依照《防疫十策》改造营区水井,三个月内士兵腹泻率下降九成,连匈奴探子都惊叹:“汉人军中竟无瘟疫?”
信末写道:“我们不懂什么大道至理,但我们知道,一碗干净的水,比一万句忠君爱国的话更重要。”
念安读罢,久久伫立。
当晚,他在祠堂点燃一盏油灯,翻开《民本录》最后一页,提笔续写道:
“吾辈所求,非权势,非荣名,唯愿此后千百年,无论庙堂之高,或江湖之远,凡有人处,皆有识毒之智,防患之心,直言之勇,与互助之情。
如此,则寒霜虽长,终不蔽春光。”
十年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最后一次踏上乌岭山顶。
他望着山下纵横交错的净水渠、星罗棋布的学堂与医馆,听着风中传来的读书声,轻轻闭上了眼睛。
弟子们说,他走得很安详,嘴角带着笑。
又三十年,天下大治。
昭明书院已成为全国最高学府,其理念渗透至律法、教育、军事各个领域。
每当国家遇灾,总有身穿青衫的医者奔赴前线,背负药箱,手持铜尺,胸前绣着一枚小小的印章:**寒霜千年**。
传说某年大雪封山,一支救援队被困山谷。
粮尽之时,一名年轻医女拿出随身携带的《民本录》,逐页撕下,点燃取暖。
同伴惊问为何毁书,她却笑道:“书不在纸上,而在心里。
只要我们还记得该做什么,林夫子就从未离开。”
火焰跳跃,照亮了漫天飞雪。
也照亮了那一行镌刻在无数人心中的誓言:
**如果是林夫子,他会怎么做?**
然后,便有人起身,走出屋门,走向田野,走向苦难,走向未知的前方。
就像当年那个白发苍苍的身影,执着地行走在岭南的山路上,不曾回头,也不曾停下。
寒霜千年,终有春来。
孤灯一盏,永照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