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藏于《疫病防治手册》末页;甚至还有以爱情传奇为皮囊,实则讲述“记忆如何被权力篡改”
的小说,题曰《玉簪记》,已在酒肆茶楼广为传唱。
“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抗审查,而是让真实变得无法被彻底清除。”
子墨说,“就像野草,哪怕火烧一遍,根还在土里。”
三个月后,奇事频发。
陇西县令发现辖区内孩童竟能背诵《自省录》片段;洛阳书肆老板因售卖一本看似普通的《养蚕法》,被查出夹带《寻矩问答》而入狱,却在狱中组织囚徒共读;更有一名宫女,在为贵妃梳头时低声吟诵“心矩所向,即是光明”
,当场被捕,审讯中坚称:“奴婢只是听街头说书人唱的。”
风波愈演愈烈。
朝中开始有人悄悄议论:莫非这天下,真的不能再靠瞒与骗维持了?
而就在这一年冬至,龟兹方向再度传来消息:那位白发比丘尼圆寂前,留下遗言:“火不灭,矩不孤。
持铃者虽去,然薪火已燃,遍布西域。”
与此同时,敦煌书院地下密室,最后一箱“崇文遗稿”
完成誊抄。
李昭亲自点燃蜡烛,照着墙上的目录逐一核对,忽然发现一处异常??在编号“丙七”
的竹匣中,除了一卷《春秋左传补遗》外,竟多出一片极薄的丝绢,上面用针尖小楷写着一段从未见过的文字:
>“吾非阿罗檀亲传,乃其婢女之女。
彼终生求‘矩火共生’,却不知真正平衡不在融合,而在分离??火属变革,矩主恒常。
二者不可合一,亦不可互灭。
故我另建一脉,不立庙,不传名,专司监察‘持矩者’是否已沦为新权柄之工具。
今见子墨破镜自省,知时机已至,特献此言:
>**当‘守护真相’成为新的信仰,警惕它变成新的牢笼。
**”
李昭浑身震颤,连夜唤醒子墨。
老人听完,久久不语。
良久,才轻声道:“原来她一直在看着我们……不是考验我们能否守住‘矩’,而是看我们有没有勇气打破它。”
第二日清晨,子墨命人在书院后山立碑,无名,无字,唯刻一圈螺旋纹路,中心嵌一枚碎裂的铜镜残片。
碑旁种下一株胡杨,据说是从焉耆古战场移来,曾见证三百守书人集体自焚的那一棵的后代。
春去秋来,朝廷对书院的围困逐渐松懈。
或许是因民间风气已变,压制愈狠,反噬愈烈;又或许摄政王终于明白,有些东西,越是试图掩盖,就越会在人心深处生根发芽。
十年光阴流转。
子墨寿至八十,临终前三日,忽然睁开双眼??并非恢复视力,而是某种更深的觉醒。
他对守在一旁的李昭说:“我听见了。”
“听见什么?”
“第九窟的钟声,第十窟的笔声,还有……未来的声音。”
他抬起枯瘦的手,指向东南方。
“下一个他,已经在路上了。
可能是个农夫,也可能是个宦官,甚至是个女子……只要她敢于在众人皆醉时写下第一个‘不’字,她就是持矩者。”
三日后,子墨安坐于石台,手握铜铃,溘然长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