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这里还是要表扬一下东平王,该势力向北迁移后,大量的开荒种地伐木,衝击了京城的木料价格之外,还將豆油和豆粕的价格打下来了。
据说因为开荒,死伤了数千人,主要是朝鲜和日本的劳工。
为此东平王颇为心疼人力资源的损失,大大的提高了劳工待遇。
听到消息之后,贾璉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感想。
至於早期的关外开拓出来的土地,则被大量的勛贵和皇亲国戚们霸占了,普通百姓即便是移民关外,想要得到土地就得往更远处去。
关外的地主们,对待移民的態度,明显要远远的强於关內。
任何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人口都是宝贵的资源。
这些年因为移民遭到衝击的地主,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越往南方,沿海的地主越“善”
。
尤其是两广的地主,更“善”
。
因为这些地方的佃户,真的隨时可以走人,大不了出海博一博。
还有就是工厂对於地主的衝击,同样非常的猛烈。
资本家同样也不是东西,但是因为给资本家干活更有希望,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一种必然。
现在的市面上有一个標杆,那就是贾璉主导的產业用人的待遇。
因为有了比较,其他的民营企业用人时,自然要收敛一些。
在这个商人和工厂主社会地位不高的年代,名声坏了真的招不到工人。
当然了,前提是有竞爭的存在。
一些內地的工厂,缺少竞爭的地方,资本家的本性那是毫不遮掩的。
即便如此,对於很多农村而言,在工厂里做工至少有条活路,总比在乡下隨时会饿死要强一些。
现代人看来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个时代並不稀罕。
贾璉高中时学过《包身工》,后来读过《春风沉醉的夜晚》,讲的都是女工在都市里艰难求生的故事,前者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后者好歹有点人样子,但却不希望厂里生意好。
在厂里干活的人,不感激给她工作的老板,这是一种什么心態呢?
想必很多给私人老板打工的打工人,都是这个心態吧。
当年我打工的时候,也是如此。
毫无疑问,因为贾璉的良心未泯,来这里读书和工作的人,心里是希望企业蒸蒸日上的。
因为有对比,所以工人也好,学生也罢,都是希望贾公爷公侯万代的,真心的!
学校附近就是一个小车站,人在站台上,看著不断远去的铁轨伸向燕山山脉的边缘,贾璉特意问一句:“这条路效益如何?”
“效益不错,预计十年可回本,不过晋商的意见很大,不断在鼓譟著,要修一条铁路,將太原、大同、张家口、绥远连起来。”
铁路局的侍郎站在贾璉的身边,说话时带著不屑的语气。
怎么说呢,因为贾大人的缘故,晋商不是很受贾党的待见。
贾璉没说话,背著手往外走,铁路侍郎追上来道:“库伦那边最近连续上书,希望把铁路修过去,进一步修到北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