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主体建筑顺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建成,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孔的场所,规格最高,其大成殿是从前举行祭孔典礼的地方,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除奸柏”
。
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鲁城街道东华门大街1号,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以孔子故居为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孔庙。
历经两千余年的历代重修扩充,占地约14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
。
吉林文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始建于1736年,是清朝在东北建立的第一座孔庙,也是东北最大的孔庙。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祭孔升为国家大祀,次年开始拓建新庙。
吉林文庙是汉文化传入东北地区的重要标志,也是汉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互通有无的历史见证。
南京夫子庙:历史可追溯至东晋咸康三年(337年),丞相王导于秦淮河南岸设立太学。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孔庙在东晋学宫基础上扩建而成,称夫子庙。
此后历经多次兵火焚毁与重建,1984年,政府对其进行大规模维修和复建,形成如今的规模。
建筑群前为文庙,后为学宫,左右对称,自南向北构成儒学文化中轴线。
主要建筑有大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
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全长110米,为中国照壁之最;大成殿是主殿,内有孔子画像和《孔子圣迹图》壁画。
夫子庙曾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江南贡院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见证了无数学子的命运。
这里还经常举办秦淮灯会、雨花石展、古代礼仪文化展等活动,是南京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夫子庙是南京特色小吃的集中地,以“秦淮八绝”
为代表,有鸭油酥烧饼、麻油烫干丝、鸭血汤、牛肉锅贴等众多美食,色香味形俱佳,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到牛肉锅贴,这些年我也吃过很多地方的很多家,但是只有南京南湖和七家湾的两家清真牛肉锅贴让我至今久久不能忘怀,那味道真的绝了!
清真牛肉锅贴起源于北宋时期,与南京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
据传,北宋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因皇太后丧事刚完,宋太祖赵匡胤不思茶饭,一日在院中散步时,闻到御膳房传来香气,原来是御厨正在将没煮完的剩饺子放在铁锅内煎着吃。
赵匡胤尝后觉得焦脆软香,便问这叫什么名字,因是用铁锅煎的饺子,他随口命名为“锅贴”
。
后来这道锅贴从宫中传到了金陵民间,又经过金陵历代厨师们的不断研究和改进,最终形成了以牛肉为馅料的南京清真牛肉锅贴。
此外,南京七家湾地区是回民的聚居区,回民喜食牛羊肉,为牛肉锅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自明朝以来,清真饮食在南京便占有一席之地,七家湾更是南京清真饮食的重镇,著名的牛肉锅贴、熏牛肉、扁食等都出自这里。
南京清真牛肉锅贴以其酥脆多汁的口感和浓郁的清真风味深受食客喜爱。
口感丰富:外皮酥脆,煎至金黄,咬下去“嘎吱”
作响,内里的牛肉馅鲜嫩多汁,汁水西溢,搭配特制的辣油和醋,味道更加鲜美。
通常选用新鲜的牛肉,加入适量的调料调制馅料,保证肉质的鲜嫩和味道的醇厚。
煎制时使用优质菜籽油,使锅贴具有独特的香味。
南湖地区有多家清真餐馆制作牛肉锅贴,遵循清真饮食规范,食材选择和制作工艺都有严格要求,保证了锅贴的纯正风味。
南湖的清真牛肉锅贴代表店铺有两家,我不记得经常去的是哪一家了,只记得那家店门口有棵很粗的大树。
老新隆李氏牛肉锅贴:位于南湖东路74号,是南湖居民喜爱的美食小店。
店内的牛肉锅贴每天现场制作,用菜籽油煎至金黄,外皮焦黄酥脆,内馅鲜嫩多汁,搭配红烧牛肉砂锅或鸭血粉丝汤,味道一绝。
李荣兴清真馆:位于南湖路与文体西路的交界处,是七家湾牛肉锅贴的主要传承人之一,始于1914年,是一家百年老店。
其牛肉锅贴底酥脆,皮子又薄又软,牛肉馅多汁,是店内的招牌美食。
南京七家湾牛肉锅贴也是南京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属金陵小吃,也是秦淮八绝之一。
七家湾位于南京秦淮区朝天宫东南方向,其得名说法多样,有明初七户回民以宰牛卖肉为业形成街巷之说,也有朱元璋安置有功之人或因小巷弯曲得名等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