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税务局的突然造访像一盆冷水,浇醒了略有松懈的林凡。
他意识到,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复杂性还是低估了。
在90年代初的中国,市场经济的规则尚在摸索中,行政力量与市场行为交织,想要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单靠对未来大势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送走税务人员后,林凡安抚了忧心忡忡的母亲,独自回到房间。
桌上散落的国债资料仿佛在无声地提醒他:新的战场己经开启,而敌人不会给他充足的准备时间。
“必须加快研究了。”
林凡喃喃自语,眼神变得坚定。
第二天一早,林凡就开始行动。
他首先找到周文远,请教应对税务调查的建议。
“这种情况很常见。”
周文远似乎并不意外,“有些人就是利用各种手段给竞争对手制造麻烦。
你需要找专业的会计师,把所有的账目都理清楚,证明资金的合法性。”
林凡采纳了这个建议,聘请了一位退休的老会计师帮忙整理账目。
与此同时,他更加专注于国债期货的研究,常常熬到深夜。
研究过程中,林凡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信息匮乏。
在2023年,他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获取海量的金融数据和分析报告。
但在1991年,连最基本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都难以获取,更不用说深入的市场分析了。
“必须自己建立数据库。”
林凡下定决心。
他托郑明从上海寄来《金融时报》过刊,又通过周文远的关系,找到省统计局的朋友,获取了一些宏观经济数据。
每天晚上,文化宫打烊后,林凡就在柜台后的桌子上铺开各种资料,手工绘制图表,计算数据。
台灯下,他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只有钢笔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相伴。
“凡哥,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一天晚上,赵大军好奇地看着满桌的图表和公式。
林凡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在研究国债价格的规律。
你看,这是过去三年不同期限国债的收益率变化...”
赵大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这些东西真能预测未来价格吗?”
“不能百分之百准确,但可以提高胜算。”
林凡指着自己绘制的收益率曲线,“比如你看这里,当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差过大时,往往意味着市场会出现调整。”
通过系统分析,林凡发现90年代初的国债市场存在许多与现代市场不同的特征。
由于市场参与者较少,流动性不足,国债价格经常出现大幅偏离理论价值的情况。
这既带来了风险,也创造了机会。
更让林凡兴奋的是,他清晰地回忆起1992年国债期货市场开启后的一些重大行情波动。
特别是“327”
国债期货事件前的一些价格异动,如果能够准确把握,收益将极其可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