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1995年的夏天,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七个年头,国企改革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林凡敏锐地察觉到,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正在酝酿,而敏锐的企业家必须抓住这政策的风口。
一日清晨,林凡在办公室专注地阅读《经济日报》,一篇关于"
放开搞活小型国有企业"
的重磅评论文章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
文章详细提到,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国企改革路径,包括承包、租赁、兼并、出售等,旨在盘活存量资产,激发企业活力。
林凡感到一股强烈的兴奋感。
"
建军,你马上过来看看这个,"
林凡立刻叫来他最得力的助手刘建军,指着报纸,"
国家层面正在大力推动国企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这对我们林凡集团来说,很可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性机会。
"
刘建军快步走来,接过报纸仔细阅读,眉头却渐渐微蹙起来:"
林总,国企这潭水,公认的深不见底啊。
普遍存在的设备严重老化、人员结构臃肿、历史债务沉重,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难题。
咱们作为民营企业贸然去碰,会不会惹祸上身?风险系数确实太高了。
"
刘建军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忧虑。
"
风险确实客观存在,这点毋庸置疑,"
林凡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目光投向远方,"
但建军,你换个角度看,机遇远远大于风险。
你看,现在很多陷入困境的国企,虽然问题缠身,但他们拥有我们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优势:现成的标准化厂房、成套的生产设备(尽管可能老旧)、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更重要的是,还有多年来积累的成熟销售渠道和市场网络。
如果我们能通过改制的方式成功接手,这比我们自己从零开始征地、建厂、招工、开拓市场,效率要高得多,速度要快得多!
这完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跳。
"
林凡雷厉风行,当即做出部署。
他组建了两个精干的调研小组:一组由稳重细致的张志强带队,专门深入研究国家层面及江城市地方出台的各项国企改制政策法规,梳理操作流程和潜在风险点;另一组由市场嗅觉敏锐的马建国带队,深入调研江城及周边地区有意向或己被列入改制试点的中小型国企具体情况,摸底他们的资产、负债、人员、产品和市场状况。
调研工作高效推进,结果很快汇总到林凡案头。
报告显示:江城市有七家中小型国企被正式列入首批改制试点名单,涵盖了食品厂、印刷厂、日用化工厂、纺织厂等多个行业。
这些企业普遍面临设备严重老化、产品结构单一且滞销、流动资金短缺甚至资不抵债等严峻问题,经营陷入困境。
然而,报告也指出,它们大多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品牌积淀,并非一无是处。
林凡结合集团自身发展战略,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圈定了两家重点目标企业:江城食品二厂和江城印刷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